星期六, 9月 23, 2023

深度-120年前英国的外交官和业余球员缔造了意甲欧冠第一豪门

欧洲足球停摆期间,笔者推出《足球传播简史》连载,向各位朋友介绍,足球这项运动是如何从英国传播到欧洲大陆乃至南美洲,从而形成现代足球最重要的两片沃土的。今天,为您介绍夺得欧冠冠军次数的意甲球队AC米兰,是如何由英国人创立的。

米兰,意大利第二大城市,伦巴第平原上的璀璨明珠。它是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欧洲四大经济中心之一,历史文化名城,歌剧圣地,艺术之都,时尚之都。这座城市最著名的“名片”,除了阿玛尼、范思哲等奢侈品牌之外,就是足球——AC米兰和国际米兰,世界足坛的两大豪门,而国际米兰,又是从AC米兰的前身分裂而来。那么AC米兰是怎样诞生的呢?要追溯这段历史,我们必须回到19世纪最后一年的那个雨夜。

12月的米兰,气温虽然不至于跌到冰点以下,但阴冷潮湿的天气足以让人们感到深深的寒意。1899年12月16日的那个周六之夜同样如此,在滂沱大雨之中,三位穿着深色大衣的英国人狼狈的跑到大教堂附近的一家小酒馆躲雨。雨声被挡在了门外,酒馆里热火朝天,本地人早已回家,还留在这里的大多数是外国人,正巧,里面就包括另外三个英国人。

刚刚闯进来的三个英国人叫做阿尔弗雷德-爱德华兹(Alfred Edwards),爱德华-纳森-贝拉(Edward Nathan Berra)以及查尔斯-巴内特(Charles Barnett)。酒馆里的三个英国人叫赫伯特-吉尔平(Herbert Kilpin),萨缪尔-戴维斯(Samuel Davies)和大卫-阿里森(David Allison)。更巧的是,爱德华兹和吉尔平是老相识,生意上的伙伴,于是吉尔平邀请爱德华兹等人落座,一起喝上一杯。

吉尔平一行为何会出现在这间酒馆里呢?原来这三位英国人都非常喜欢体育,尤其是足球和板球,也曾经在米兰城里组织过一些比赛,但比赛的级别都很低,水平也参差不齐。他们认为是时候组建一支真正的足球队,一支能够与热那亚和都灵的球队抗衡的足球队,但经过几次尝试之后,他们都没有组建成功。郁闷无助之际,吉尔平在这家酒馆遇上了爱德华兹。

爱德华兹是一位成功的英国商人,在米兰城里颇有名望,交游广泛,活跃于上流社会的交际圈。同时,他也是一位热心的体育爱好者,还在自己的场地里组织过一些板球比赛。吉尔平认为这是一个天赐良机,他深知如果能够得到爱德华兹的支持和帮助,在米兰组建俱乐部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

几杯托斯卡纳葡萄酒下肚,吉尔平趁机提出了他的想法,爱德华兹为之吸引。双方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间午夜将至,协议就这么达成了:他们将成立一家负责财务投资和运行新俱乐部的公司。爱德华兹问酒保要来铅笔和纸,草拟了方案,新俱乐部的名字也应运而生:米兰板球和足球俱乐部(Milan Cricket and Football Club)。与热那亚的球队一样,新俱乐部在命名上采用了米兰的英文名,而非意大利语的Milano。

这家新俱乐部的宗旨,是“尽最大可能拓展足球和板球运动的广度”。主要官员也当即产生,爱德华兹担任主席,副主席是贝拉,秘书是戴维斯,球队的队长是阿里森。那么吉尔平呢?他将队长的职责让贤给朋友阿里森,但保留了设计球衣的权利。球衣的颜色他早就考虑过了,吉尔平当众宣布:“我们将成为一支魔鬼的球队。红色让人想起魔鬼,黑色让我们的对手恐惧。”于是,红黑间条衫成为米兰俱乐部的球衣,直至今日。当然还有队徽,红色的圣乔治十字代表了这家俱乐部的英国血统。

两天后的周一,也就是12月18日,刚刚成立不久的《米兰体育报》刊登了一则文章,最主要的内容是:“经过多次不成功的尝试之后,米兰终于也有足球俱乐部了。尽管还不知道具体的细节,但我们知道新俱乐部大约有50名会员,而且还有很多会员申请。新的体育公司的目标很崇高:组建一支米兰人的球队,明年春天去争夺意大利杯!”

米兰俱乐部刚成立两天,规模就迅速扩大,爱德华兹的影响力发挥了重大作用。他很快采取下一步行动,去意大利足协完成注册,同时确定马场球场为球队的主场。吉尔平则吸引来了一批充满热情和雄心的球员,壮大着米兰的实力。等到1900年,一切准备就绪,吉尔平以球员兼教练的身份率领红黑军团出征,并一举获得了1901年的全国冠军,打破了热那亚的垄断,而这也是AC米兰18个意大利顶级联赛冠军的第一个!

回过头来,该好好认识一下这两位AC米兰的缔造者了。阿尔弗雷德-爱德华兹出生于1850年10月12日,是英格兰什罗普郡的斯凯伯里人。乃父是一位富有的农民,有7个孩子,他是老小。年少时爱德华兹移居伦敦,在这里他对工程学产生了兴趣,成为一名操作员。爱德华兹第一次前往意大利出差是在1870年代,很快他就与1872年成立的倍耐力轮胎公司成为了合作伙伴。

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米兰因此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连接法国的辛普隆铁路开始建设,德国和瑞士的银行也纷纷在这里建立分行,于是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这座城市,其中就包括看好米兰发展的爱德华兹。不久之后,英国政府认识到爱德华兹在推动英国在意商业利益方面的作用,任命他为驻米兰的外交副领事,这一任命让爱德华兹跻身米兰上流社会,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米兰俱乐部成立之后,身为第一任主席的爱德华兹与副主席贝拉精诚合作,迅速推动了事业的发展。贝拉除了是米兰的副主席之外,还是一个赛马爱好者,但是这一爱好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1908年,贝拉在法国参加赛马比赛时不幸身亡,年仅37岁。而在一年之后,爱德华兹就宣布辞去主席一职,回到祖国。凭借与倍耐力公司的友好关系,他与阿尔贝托-倍耐力一起在南安普顿一家新的倍耐力工厂,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爱德华兹在帮助比利时难民方面做出过不小的贡献,但之后他的人生经历就罕有人知了。1923年,72岁的爱德华兹在布里斯奇诺斯去世,留给妻子的遗产价值4.4万英镑,放到现在,这相当于200万英镑!

再来看赫伯特-吉尔平。1870年1月24日,吉尔平出生于英国的诺丁汉。他的父亲是个屠户,有9个孩子,赫伯特原本是要继承父业的,但他对自己的未来有其他想法。当时的诺丁汉是欧洲有名的饰品制造中心,离开学校之后,希望改变命运的吉尔平成为了一家饰品仓库的助理。

同时,诺丁汉也是一个足球重镇,当时这里有大约300家或大或下的俱乐部,其中诺茨郡是世界上最早的职业俱乐部,乃1888年足球联赛的十二大创始成员之一。吉尔平从小就对足球有着很高的热情,13岁时还帮忙组建过一支叫做“加里波第”的业余球队。加里波第是意大利独立三杰之一,他曾率领红衫军远征两西西里。吉尔平以加里波第为偶像,“加里波第”队的球衣颜色就是红色,他日后制定AC米兰的球衣时也首选了这一颜色。

吉尔平最早踢的是右边锋,离开“加里波第”队之后,他又去了两家诺丁汉的业余球队,改打中场或后卫,在诺丁汉的二级联赛里踢得不错。不过在1891年,年仅21岁的吉尔平突然决定离开诺丁汉,前往意大利都灵。原来他有一些朋友在都灵为批发商博西奥工作,而博西奥的雇主是以诺丁汉为本部的托马斯-亚当斯公司,因为这个渊源,吉尔平来到了意大利,来到了都灵。

当时的都灵只有两家足球俱乐部:1887年成立的都灵足球和板球俱乐部,1889年成立的都灵诺比利俱乐部。这两家俱乐部之间的比赛充满绅士风度,极力避免任何形式的身体对抗,消遣时间的目的远大于赢得比赛。博西奥也是个足球爱好者,他在英国见识过真正的足球比赛是什么样子,认为有必要改变都灵的足球风气,于是决定组建一支自己的球队。

就在吉尔平来到都灵的这一年,博西奥成功合并了都灵城的两支球队,成立了新的都灵国际俱乐部。新球队自然实力不济,招募有能力、尤其是有在英国踢球经验的球员势在必行。而吉尔平到达后不久,就受到好友约翰-萨维奇的邀请,担任都灵国际队的队长,他也成为第一位在国外踢球的英国人。

吉尔平带领都灵国际队参加了前两届的意大利足球锦标赛,但最终都输给了热那亚,屈居亚军。痛恨失利的他感到非常失望,对热那亚俱乐部的队长说道:“我会组建一支红魔鬼的球队,他们将给你带来巨大的麻烦。”随后,吉尔平决定离开都灵,与好友戴维斯一起到米兰工作。

不像热那亚和都灵,当时的米兰缺少正规的足球俱乐部,吉尔平与朋友们在推广英式足球打法之余,也一直在努力寻求组建球队的机会,不料却屡屡碰壁,直到遇到同胞爱德华兹,他的愿望才得以实现。吉尔平以球员兼教练的身份率领米兰队夺得1901年和1906年的全国冠军,实现了曾经的“红魔鬼”承诺。1906年,他让位给安格洛尼,自己只当球员。

1908年,米兰俱乐部陷入巨大危机,队内的意大利和瑞士球员对球队过分英国化感到不满,于是离队自行组建了国际米兰俱乐部(Internazionale Milano)。这场分裂令吉尔平既震惊又失望,4月12日,他在一场比赛结束后回到更衣室,当场宣布:“我的时代结束了,现在是给年轻人腾空间的时候了。”就此退役。加上1909年爱德华兹的辞职,米兰俱乐部的两大创始人都离开了。

1905年,吉尔平与妻子玛利亚结婚。就在婚礼当天,他收到一份邀请他在热那亚踢一场比赛的电报。新婚妻子当然不想让他离开,但吉尔平“警告”她:“如果你不允许我去的话,这婚就别结了。”结果他如愿前往热那亚,并在比赛中被踢中了鼻子。等他回来参加婚礼时,他妻子都认不出他的脸了!

退休之后,吉尔平与妻子在米兰继续生活,并以执教一支当地的青年队为生。但他对于米兰分裂一事仍然耿耿于怀,整日以烟酒度日,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40多岁的吉尔平因为年龄太大而免除回国服兵役,他留在意大利,最终于1916年10月22日去世,年仅46岁,死因可能是酒精中毒。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